看了《失恋33天》的7.4分,再看看《金陵十三钗》只有7.8分,我对豆瓣的影评就快彻底失望了。至少可以给4星,但介于我现在的心情,我还是给5星,虽然电影算不上特别完美。
某些给2星的,你继续装逼吧。
还有还有,这样一部电影,怎么会有那么多傻逼家长带着小孩来看?电影院里都有吓哭了的小孩啼哭声,最后又一个一个带着小孩退场 踩我脚了知道吗!大人小孩一起踩啊!好几次啊!把我踩出剧情啊!
故事核:强奸本不是事,参与的人多了,也便成了事。
故事线:
小日本欲实施强奸——中外军民不让——小日本未遂——中国官兵剩余1.5条命——小日本又要——中外军民又不让——小日本又未遂——中国官兵剩余0.01条命——妓女AB相约出门作死——小日本强奸成功——妓女AB作死成功——小日本人还要——妓女共赴强奸大会 / 女学生和外宾集体逃出生天
价值观:
妓女是一种为人不齿的职业,从事这项职业的人,自己也必须感到无比羞耻;
相比青葱的女学生,妓女不属于人类范畴,两方生命价值相差悬殊;
当遇到死亡威胁,下等的妓女应该主动选择放弃生命,来换取高贵纯洁的女学生的存活机会(后半程一再找补生存权利平等的台词和细节,使本源的价值观欲盖弥彰);
总之,不被强奸的妓女不是好战士。
制作水平:国师级+
养眼程度:色戒级-
表演方式:生煽
综合:相较于2000后诸神作的惊世骇俗,本片只能算是及格
这本可以是华语电影史上最回味悠长、最寸断柔肠的结尾,这本可以是世界电影史上视角最独特、眼光最女性的战争史诗,这本可以是让张艺谋导演一扫21世纪颓势、重新树立华语电影大师形象的经典佳作......可惜,对于看过了小说的我,以上的三个希望都没能成为现实。
总的来说,通过这部电影,我看到了张艺谋导演的持续迷失和首次失控。
张导迷失在一个票房主导的时代,迷失在一个似乎只会在中国出现的“导演资源越丰富、越不会拍电影”的年代,迷失在一个刻意追求“明星组合+影像风格”的创作氛围里,迷失在一个忽略电影故事本身而只想靠新奇场景的堆积造就成功的错误的路线图上。这样的迷失表现在电影上就是电影缺少深刻而伟大的演员表演、缺少直击灵魂的感情触动、缺少故事婉转的意味深长。在这样的迷失中,刘恒的加盟都没能让电影的对白有什么亮点;在这样的迷失中,严歌苓的鼎力都没能让电影有小说那样强烈的戏剧张力。
不管你多么不喜欢“三枪”,不管你认为“十面埋伏”多么失败,不管你觉得“满城尽带黄金甲”多么外强中干
十三身旗袍一张侧脸
范典
我对二战时期的影片有种特殊的爱好。战争与人性永远是这一题材最好的创口贴,但这个创伤实在太大,源源不断在历史的躯体上奔涌着血液,往往只能让我们沿着血迹看到一张苍白、惊恐却不完整的脸。
奥斯卡•辛德勒用钱买下了801条犹太人的命,最后那批犹太人用拔下的金牙熔铸了一枚戒指戴到他的手指上,上面刻了希伯莱文的经文: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
约翰•拉贝因其纳粹者身份在希特勒政府倒塌后受尽磨难,一家人贫苦不堪,然而南京人民并未忘却他,在1948年,曾托南京市市长将一亿多捐资、食品及生活用品寄给了他。
他留下了两千多页手稿,整理成册为《拉贝日记》,为我们指责野蛮行径留下了珍贵凭证。
留在欧洲人心目当中的二战,常与集中营挂钩,而中国人民,一回忆起南京大屠杀,无不心生敬畏。美籍华人女作家张纯如甚至用生命作为代价挖掘出这些惨痛历史的脐带,她告诉人们:“忘记屠杀就意味着第二次被屠杀。”
■中国故事 国际视野
然而有人问
这是一部内容丰富、角色重多的宏篇巨制。
电影以中国抗日战争中南京的沦陷为背景,描写了在侵略军的屠杀抢掠之下,一群本不相识的人们在逃难之中互相了解和救护的悲壮感人故事。影片使我们看到战争的残酷无情和巨大破坏力,看到了侵略者的对待战败国的残暴和血腥,看到了在大灾难面前中国人的抗争精神,看到了面临死亡环境下的人们灵魂的升华和救赎,也看到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张艺谋导演采用了与以往的南京题材影片都不一样的手法,给观众带来了不同以往的感受
《金陵十三钗》对于原著小说的改编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baibaike.com/baike/id-8977.html